张学元:因为爱所以歌
因为我爱,所以我歌
作者:张学元
最近受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孙斌先生之邀,创作了几首村歌歌词,虽说未能尽善尽美,但却有许多感慨。
一首歌词,也就短短几行,仿佛小令,简洁而不简单;仿佛速写,简练还需概括;总而言之,写意而且抒情,是缘于乡村的强烈感触和深切情怀。
昭君故里,地灵人杰,钟灵毓秀。古人对于兴山的山川形胜描述为:“山势崎岖,溪流湍急,金山拥翠于后,珠潭莹澈于前。”古时候,先人们就总结出了“兴山八景”,在那些诗情画意的文字里,我们既可以领略前人对家乡自然文化遗产的自信,又可以感悟前人对本土文化的挚爱与自豪。
虽然兴山地处偏僻,自然条件险恶,但无论是志书还是诗文,都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厚谊,无时无刻不包含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情结。在描述兴山田野劳作时,先辈们用了“俯锄涧壑,仰耘烟雾”这样两句话,让我们至今读来仍然感觉到那种化艰辛为担当,视困难如草芥的智慧与勇气。
兴山的乡村很美丽,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都有自己的风景和个性。写村歌,就是要透过风景充分体悟她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
《深渡美》一词,主要体现的是深渡河村的山水风光和乡村新貌。一条美丽的香溪河穿村而过,享誉世界的水上公路,恰似当空挥舞的彩虹;生态廊道和湿地公园建设,是最富有代表性的画面和细节;四季水果和乡村容颜,是新时代最具魅力的画卷。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构思《深渡美》的时候,我联想到曾经的“兴山八景”,虽然这八景只是兴山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一个缩影,它留给我们的历史信息却是更加深广的内涵与外延。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实际上,这历史悠久、人文丰厚的兴山又何止“八景”呢?在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时代带给我们的风景更多更美。昭君村、昭君别院、古洞口水库、移民新县城、移民昭君镇、最美水上公路、高铁工地等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景观比肩继踵,层出不穷,昭君故里正以其崭新的姿态塑造着更加靓丽、更加恢弘的风景。
于是,我用短小而高亢的句子,采用了唯美的ei韵,来表现深渡河穿越漫长时空的景观和旧貌换新颜的靓丽风姿。
众所周知,榛子是著名的清凉境地,而板庙村又是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很久以前,我就了解到“板庙”村名的由来颇有些传奇色彩。相传明初有一盐贩路过此地,心里盘算贩盐的利润,为了讨得吉利,便向天祷告许愿:“若得此利,愿修一庙以谢天。”谁知一趟生意下来,少有盈利,有心修庙,奈何囊中羞涩,只好用木板做了一微型庙挂一大树上。这则传奇,一是说明此地重商,二是也折射了一种诚信文化,寓教于名,也算雅致,三百年来,早已是斯文佳话。
在构思《走进板庙》之时,我和曲作者孙斌先生嗅着初冬的丝丝阳光,重又踏访了板庙的老街、穿梭于绿色的阡陌、回味白龙潭的故事……虽然一路颠簸,但回到县城却怎么也无法平静,想到板庙美丽的传说,想到老街上行走的悠悠往事,我依稀看见队队骡马噔噔而来,在鱼贯而入的驼铃声中,超越时空的兴奋与喧哗如鲜花盛开。同时,板庙那幅神奇的麒麟图画,也一直镌刻在我的脑海里,百年风雨,永不褪色的水墨不正是那日新月异、守望祥瑞的一方村落么?
板庙的渊源,诠释了板庙的价值;板庙的神秘,蕴含了板庙的深邃;板庙的典雅,注定了板庙的悠扬。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村歌,是缘于乡村的爱恋,是根植于乡土的情怀。和美兴山,明天更好。因为爱,所以踌躇满志眺望未来;因为爱,所以意气风发纵情歌唱。
作者简介:张学元,现任兴山县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迄今为止,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等报刊上发表诗文500余篇。新诗两次获全国奖,出版文学专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