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的构想
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的构想
作者:谢娟
公元前33年,从湖北省兴山县以良家子身份入选汉宫的王昭君自愿请嫁,从西汉宫廷长安出发,出塞和亲到达匈奴单于庭,成为呼韩邪单于的宁胡阏氏。从湖北兴山县昭君村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昭君走过的路途近3000公里,涉及湖北、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5省(区)38个县市,沿线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地域文化、丰富的经济资源,为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昭君文化及其影响
王昭君的人生轨迹从故里兴山县到汉宫长安,再到蒙古草原,一生跨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融合农耕文化、宫廷文化、草原文化,她被誉为“长江的女儿、草原的母亲、和平的使者”。历代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对昭君出塞给予高度关注,使王昭君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更以诗词、音乐、小说、戏剧、绘画、雕塑、影视剧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影响巨大。
以“和美”为特质的昭君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影响力,已从地域性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日本当代作家出版了3本王昭君的文学作品,越南一直有王昭君的戏剧上演,上世纪80年代法国女作家邝庆欢多次到兴山县研究昭君文化并出版作品。100多年前,英国、美国已开始用昭君题材的商标在中国销售其产品。
兴山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次举办昭君艺术节,从2013年起持续开展昭君文化论坛活动,并与内蒙古昭君博物院、我国台湾苗栗县新莲寺签订了《海峡两岸昭君文化交流框架协议》;2018年3月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成立后,围绕昭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协调相关城市的文化旅游部门,签订了旅游联盟协议。
呼和浩特市从1999年起连续18次举办昭君文化节和昭君文化高层论坛,开展大型经济贸易洽谈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发展昭君文化旅游进行广泛深入研讨。
山西有众多的昭君故事和传说,留下了诸如“昭君坞”“蹄窟岭”“青冢村”等地名以及遗迹和传说,从2016年开始,山西朔州市每年都举办昭君文化研讨会和昭君墓祭祀活动。我国台湾苗栗县有供奉昭君女神的传统,他们成立了昭君文化研究会,每年举办“台湾苗栗昭君文化节”,从2009年开始持续与大陆进行交流互动。
二、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的总体构想
弘扬昭君文化,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以昭君入宫、出塞沿线大中城市为主体,打造一条区域对接联动、产业融合推进、文化特色鲜明、互惠互利共赢的跨区域高质量文化旅游走廊。
以昭君文化旅游走廊为轴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形成山水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的文化产业链;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特色民间故事、特色民间工艺、特色人文景观,形成远古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特色鲜明浑然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和文创产业集群;配套集成基础设施,调整供给侧结构,形成文明、规范、优质的服务产业链。突出宜昌、西安、太原、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沿线城市的核心地位,打造由湖北经河南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昭君文化旅游走廊。
夯实文化产业基础。以各地昭君文化促进会为平台,以昭君生活轨迹为背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昭君文化系统性课题研究,广泛搜集、深入挖掘、系统整理2000多年来的昭君文化史料、昭君传说和民间故事,定期举办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交流成果及经验,积极搭建“互联网+昭君文化”传播平台,建立区域之间经常性沟通、联络与交流的渠道,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成果共享、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昭君故里兴山按照宜昌市“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的城市定位,深入挖掘与昭君相关的遗迹、遗址,充分体现昭君、山水、民俗、长江等文化元素,整合开发昭君文化旅游景区,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进宫所在地西安,推动昭君文化与黄河文化、古都历史文化对接,提升大唐西市风情园,打造昭君苑、毛公画坊、汉宫博物院,配套大型歌舞表演,再现昭君宫廷生活情景。在昭君和亲目的地内蒙古,把昭君文化融入草原文化,突出草原风情,将骑射、摔跤、歌舞等融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在昭君和亲途经地山西、河南开发昭君遗迹遗址,打造昭君农艺园、昭君医药馆、昭君赏花园等景点,再现当年昭君传播先进文化的情景。同时,在昭君文化旅游走廊沿线建设纪念王昭君的场馆、展馆,通过节事和庆典活动,弘扬和美、担当、包容、图强的昭君精神,扩大昭君文化的影响力。
构建文创产业集群。以昭君文化为主题,建立“昭君文化”网络创意产业会展平台、数字音乐产业园、数字出版发行平台,促进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出版发行等行业发展,构建昭君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工作室,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意设计企业,打造有影响力的商贸展会,建成全国领先的“昭君文化”创意设计基地。以“昭君文化”元素为核心,组织创作拍摄昭君题材影视剧、纪录片、歌舞剧、话剧、歌曲、雕塑、美术、绘画、书法、刺绣。区域联动,将“王昭君传说”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昭君文化品牌。
调整优化供给侧结构。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特色农业,满足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用现代工艺技术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满足市场对特色旅游商品的需求;通过昭君文化元素和区域特色文化元素的开发运用,提升饮食、休闲、康养、住宿等服务业,满足市场对旅游服务的精神需求。
三、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的必由之路
达成主导品牌认同。各区域各级昭君文化促进会须勇担重任,加速昭君文化系统性研究,拓展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昭君文化蕴含的价值,积极探索昭君文化与区域性特色文化对接融合、保护利用和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有效途径,加大成果转化研究的力度,强化舆论宣传,广泛争取所属区域社会各界的认同,积极争取所属区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提升统筹谋划层级。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是一个区域性、战略性、复合性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省区间、市县间的谋划决策和步调协同,需要高层级的统筹协调。须自下而上,在省区间高度共识的前提下共同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支持,上升为省际战略统筹谋划,聚力推进。由国家有关部委领衔指导,聘请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规划团队,在全面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昭君文化旅游走廊总体规划与策划方案,各省区根据统一的规划方案编制区域性的产业、项目、政策及其土地、融资等资源配置规划和方案设计,上报国家有关部委批复后组织实施,为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奠定强有力的组织基础。
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需要强化各省区及其各级行政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须根据各区域编制的规划实施方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文化交流机制、经济交流机制,创新合作,联动发力,合力推进。以高层次“昭君文化论坛”为载体,邀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研究交流。以党政代表团交流互访活动为载体,在资源开发、文化融合、产业对接、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会商互动,协同步调,形成合力。以产品展销会、商贸洽谈会、招商洽谈会、新产品发布会、旅游线路推介会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吸纳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踊跃参与,为打造昭君文化旅游走廊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