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美文化 打造精神乐园---昭君村景区推进“旅游+非遗”建设掠影
2000多年前,昭君拜别故土,登程北去。从此,香溪河畔,关于昭君的传说生生不息。
而今,在昭君村景区,移步换景,看的是昭君生活故景,听的是昭君传说,更有饱含地方特色的兴山民歌、薅草锣鼓等撩动心弦。
近年来,昭君村景区深挖非遗内涵,将一颗颗散落在乡野的“明珠”捡拾串联,融入发展血脉,让非遗与景区发展相得益彰,美美与共。
广集纳 打造地方非遗“博物馆”
依山起伏,梁柱装饰古色古香。廊中西望,青山重峦叠嶂,高耸入云。
昭君村景区内,昭君井、梳妆台、昭君台、珍珠漂等旧址遗迹,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汉代与昭君邂逅。
走进景区内的古音堂,则仿佛走进了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这里,细细了解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的故事,让人对这种不辨音高、不易歌唱的地方民歌心生好奇。
一男一女,一丑一旦,锣鼓声中丑角出场,手持折扇,咏罢介词,接着与锣鼓班子搭白,与观众交流,插科打浑,旦角则边唱边舞。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这便是热闹喜庆的“兴山地花鼓”。
演奏时,“担子”担于肩上,“鼓叉”叉于腰间,鼓与唢呐、大锣等配合,时而欢快奔放,时而清新婉转……红白喜事、砌屋上梁、年节玩灯、集会庆典,甚至自娱自乐,“兴山围鼓”都能一展魅力。
薅草锣鼓、兴山踩堂戏……在该景区,游客还能看到许多具有兴山地方特色的非遗展示。而其中最让人沉醉的还要属“王昭君传说”。
昭君出生、浣纱、离乡、和亲等传说,通过方言土语讲述,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心中留下关于昭君、关于兴山的印记。
搭平台 让非遗传承人当“演员”
“正月是新年,昭君进花园,抓一把花籽,撒满园,颗颗要生全……”多年来,“王昭君传说”省级传承人、“兴山围鼓”省级传承人李作权在昭君村景区孜孜不倦地讲述着昭君的故事。
李作权6岁时,就跟着爷爷、父亲学习打兴山围鼓、唱兴山民歌,14岁时又专门拜师学讲王昭君传说,演练与王昭君有关的民间歌舞。
后来,他和当地一能歌善舞的女子喜结良缘,婚后夫妇两人“珠联璧合”共同传承昭君文化。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耳濡目染和父母学“戏”唱“曲”,唢呐、锣、鼓、钹等乐器样样精通。
此前,他们趁农闲时节走村串户传承“兴山民歌”、讲述“王昭君传说”。
近几年,随着景区不断发展,李作权在这里当上了“演员”。据粗略统计,他已为游客表演上万场。
高亢的嗓音、原生态表演的风格受到了游客的热捧,这让李作权很是高兴:“能让国内外的游客都了解昭君的故事,作为昭君家乡人,我感觉很自豪。并且在这里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我可以更专心地传承昭君文化。”
据统计,昭君村景区已为50多名民间艺人提供平台传承非遗。
善合作 与地方文化馆手牵手
“借力发力,是我们推进非遗+旅游的秘诀。”昭君村景区总经理周静说,从2007年开始引入非遗到如今,昭君村景区都十分注重与地方文化部门的合作。
兴山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何兴说,多年来,文化馆积极为景区与非遗传承人牵线搭桥,先后推荐了多名传承人到景区工作。同时,帮助景区在非遗场景再现、艺术展演等方面出谋划策。
2015年,兴发集团与县文化馆合作,制作了9个展现非遗艺术的节目,在景区上演一年。在景区工作多年的导游陈思回忆:“那个时候每到一艘游船,都有好多游客到场观看,鼓掌、叫好,非常聚人气。”
2017年,昭君村景区在景区整体改造时,在文化馆的指导下,新建了集中展示非遗的“古音堂”,通过真人表演、实景模拟、图片实物等方式,全面展示昭君故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古音堂已成为景区又一热门景点。
“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与文化馆的合作,争取将景区打造成兴山县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进一步传承昭君文化,推进昭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周静说。
昭君村景区非遗项目简介
王昭君传说: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山民歌: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薅草锣鼓: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
兴山围鼓:200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山地花鼓: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山踩堂戏:2015年,被列入宜昌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三峡日报》2020年06月25日 三版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