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韩定慧:家乡的雾

日期: 2022-05-05 17:31:42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也许是乡愁的缘故,也许是记忆的光盘刻得太深,家乡的雾时常在我脑海萦绕。

(一)

  我的家乡兴山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地方。老家位于仙侣山西侧的山脚下。地名韩家岭。儿时的我,经常站在门前的晒场上向远处眺望。只见仙侣山它像一个仰天而卧的巨人,头低脚高地倒躺着。头部下颏是红崖垭,巨人的脚就是仙侣山之巅。山巅经常云雾缭绕,仙气飘缈,仿佛人间仙境一般。兴山著名的八景之一“仙侣春云”就是这里。 

  那年代,乡亲们出门做事看天气,就看仙侣山的云雾。乡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雾缠腰”。也就是说仙侣山巅有雾,就是下雨的征兆。山巅清晰,云雾围在山腰,预示晴天。仙侣山的云雾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引导乡亲们的出行。  

  儿时上学、玩耍、打猪草、打柴火,长大后在家乡工作的经历,使我见过了家乡不同地方,不同形态、不同厚度的雾。它有时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有时在城镇街巷漂浮弥漫,抚摸楼宇,亲吻路人,若隐若现,虚无飘缈。有时在空中飞舞,打旋儿,依依恋恋地飘着。有时挂满树梢,凝成雾凇。轻盈洁白,晶莹剔透,仪态万千。

  (二)

  泰戈尔说:“雾,像爱情一样,在山峰的心上游戏,生出种种美丽的变幻。”家乡的雾,飘飘缈缈,时隐时现,带来了梦幻般的美丽和神奇。家乡的雾,朦朦胧胧,神秘柔和,装饰了诗意般温馨的生活。家乡的雾,弥漫着,笼罩着,让家乡变得洁白而美丽。  

  起初,我并不喜欢雾。因为它给我儿时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雾中打猪草,不好辨认,打柴火,易出危险。从雾气笼罩的林间小路去上学,整个神经都是紧张的。有时,走着走着,脚步声惊动了林子里的动物。嗤的一声,雾影一晃,吓得人畏缩不前。这时我眼前的雾,没有丝毫的诗情画意,只有无限的恐慌。直到在雾中偶遇一件离奇的事以后,对雾的感受才有了微妙的变化。

  我读初中时 ,有一次,我步行到县城(高阳镇)去看望父亲。那天是阴雨天,一大早我背着装满食物的小背篓出发了。从界牌垭上兴保公路。沿着公路下陈家湾,过金家坝,越张家塘,到黄粮坪,上凉风垭。一路兴高采烈,十分惬意。谁知到了凉风垭,遇见了大雾。凉风垭至塘垭,是仙侣山和孟家岭两条山脉夹成的一段峡谷。两边山峰耸峙,直插云霄。谷底溪流潺潺,响声贯耳。公路沿仙侣山一侧延伸。一进谷中,仿佛进入一个白茫茫的大甬道。大雾茫茫。一片片,一团团,白蒙蒙,灰蒙蒙,湿漉漉,飘悠悠的,把峡谷封得严严实实。印象中的农舍不见了,烧瓦的窑洞也不见了踪影,路边的行道树保持静默,只能依稀看见朦胧的轮廓。我茫然地向前走着走着。忽然,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阵恶狗撕咬的吼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我平时最怕狗,不能绕道,也没有退路,只好硬着头皮慢慢朝前走。我向前移动,吼叫声似乎也在向前移动。我像穿越敌人封锁线那样小心翼翼地尾随其后。雾遮住我,仿佛是有意在掩护我保护我。这时我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一丝感激之情。  

  到了塘垭,公路一拐弯就出了峡谷。雾也薄了,淡了。一会儿功夫,大山露出了尊容,道路也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朝前一望,哪有什么恶狗,只有一辆马车负重前行。原来听到的所谓狗叫声是由车轱辘轴承摩擦发出的。喔!原来如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我追上马车,对赶车的大伯叙述了我的惊吓。大伯笑得前仰后合。然后,扶我上车,把我捎去了县城。  

  经历这件事后,我开始接纳雾,观察雾,欣赏雾,也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三)  

  雾,是自然现象。它虽然虚幻、朦胧、模糊,影响人的视线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它可以降温、增湿、除尘,还有一定的环保作用。雾气,使青山更灵秀,天宇更清澈,空气更湿润,草木更茂盛。许多植物的生长,要靠雾气的笼罩、涵养、渗透才行。

  家乡人,喜欢雾,把雾与山水结合当作资源开发,为建设美丽乡村和锦绣家园服务。他们利用高山云雾在榛子45里的侯家坪发展反季节蔬菜。阳光沐浴,雾气滋润,蔬菜茁壮成长。一车车销往四面八方。在云雾缭绕的界岭马良坪一带开辟万亩茶园。“绿梯盘旋连天际,碧海荡漾云雾浴。青花蓝布纤纤采,雀拾谷雨入篓来”。界岭“云雾茶”受益于云雾缭绕,宿雾如潮,露珠沾叶。使之色绿味浓,醇厚甘甜,声名远播。在仙侣山、卧佛山、朝天吼等地开发旅游项目。赛越野,爽漂流,观雾海,赏杜鹃,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四)

  回忆家乡的雾,思考如雾的人生,也从中得到一些感悟。从而立到知天命,为了梦想,追求诗和远方。在雾中探索,在雨中奔跑。彷徨过,受伤过,但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于是,鼓足勇气,放下忧惧,一步一步向前走。终于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岁月静好。

  耳顺之年。夕阳余晖,发挥余热。不妨学一点雾的智慧,朦胧,模糊,神秘。对人对事,别太偏激也别太执着,留一点虚幻,留一点神秘,留一点朦胧,宽容豁达,包容坦荡。在隔代相处中感受距离的美,包容的美。在四代同堂中享受天伦的美,和谐的美!

  作者简介: 

  韩定慧,女,生于1959年,兴山县人。1980年以后,先后在兴山县粮食局,兴山县妇联,兴山县委党校,兴山县人民政府,宜昌市妇联工作。2014年10月在宜昌市妇联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