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文明“说话”“发声” 让文化“有形”“可见”

日期: 2022-07-19 14:45:02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弘扬昭君文化 赓续历史文脉

  作者:包苏那嘎

  昭君出塞,千古佳话,昭君文化积淀厚重。在2000多年的历史沉淀中,昭君文化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沿着中轴线一座巨大的汉白玉“董必武题诗碑”吸引广大参观者驻足仰望。碑文“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首七绝诗是196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参观昭君墓时亲笔题写的《谒昭君墓》,高度评价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

图一 董必武题诗碑 作者供图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依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展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让各民族群众汇聚昭君博物院,在参与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领悟中华文化,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平台。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弘扬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作为重点来抓,建阵地、夯基础、办讲堂、抓活动,讲好昭君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以物证史,昭君文化历久弥新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时过境迁,昭君出塞的历史记忆凝结在昭君博物院里,博物馆展厅里,一幅幅创作画、一幕幕场景雕塑、一件件文物,向参观者展示着昭君出塞的历史痕迹。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互鉴融合的特点。昭君出塞相关的大量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昭君文化蕴含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

  汉代“和亲”“互市”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和亲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合,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方式,而在今内蒙古包头召湾汉墓中发现的这枚“单于和亲”瓦当,便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实证。

图二 “单于和亲”瓦当 作者供图

  1954年,从内蒙古包头市郊召湾村汉墓出土的西汉中晚期的“单于和亲”铭文瓦当表明,今包头地区曾是接待来往于汉朝和匈奴之间使节的重要驿站。可见这一地区作为汉朝北部边陲郡治,已成为文明交流的舞台和文化交融的首善之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共清理汉代墓葬上百座,出土文物多不胜数。其中就包含有“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四夷尽服”等文字瓦当。“单于和亲”铭文瓦,直径15.5厘米,宽沿,十字格线将瓦当正面分成四区,每区内有一阳文篆字,合起来为“单于和亲”四字。瓦当质地细腻、坚硬,颜色深灰,为瓦当圆心为中,单线划正“十”字为四等分。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汉元帝建诏三年(公元前36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掖庭待诏。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依附汉朝,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掖庭待诏王昭君慷慨应诏,主动出塞和亲。昭君出塞,使阴山脚下出现“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盛世情景,维系和巩固了汉朝与匈奴团结和睦数十年。

图三 王昭君墓及和亲铜像 作者供图

  王昭君墓遗址神道中心位置,矗立着王昭君雕像。雕像高2.8米,洁白如玉。所塑昭君,面容端庄秀丽,举止娴静优雅,她手持书卷,目光有神,纯洁温柔的微笑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该雕像是2006年由湖北省兴山县人民政府所赠,也是昭君博物院第三次提升扩建的标志性文物景观。作为展现民族友好团结的雕塑作品,以此纪念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和亲铜像,位于墓体正前方,高约3.95米,该和亲铜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场景。作品中,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信马由缰,并辔而行。王昭君头戴红暖兜,身披红斗篷,怀抱琵琶,容貌秀美,神态端庄,低眉敛目中却自有一种刚强之气韵;呼韩邪单于勒马回首,目视昭君,虽威武粗犷,却透露出绵绵温情。整座雕塑作品手法写实,造型生动,塑造了一幅琴瑟和鸣的美好画面。“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王昭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胡汉和亲更是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生动历史见证。一座昭君博物院,浓缩着一段历史,讲述着民族团结故事。

  二、藏物致知,让文物资源“活化”传承

  昭君博物院始建于1977年,前身为呼和浩特市王昭君墓文物保管所,2006年正式更名为昭君博物院。长期以来,致力于文物的征集、收藏、研究和展示,是内蒙古地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

  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昭君墓而兴建的昭君博物院文化底蕴厚重,文物资源丰富。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昭君博物院共普查登录可移动文物1000余件(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的新馆——匈奴历史博物馆布展时新征集文物2000余件(套)。新馆以系统完整的展览体系,生动鲜活地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昭君出塞在促进民族团结、文化融合、边贸发展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图四 虎禽搏斗纹铜饰牌 作者供图

  昭君博物院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通过挖掘、征集、捐赠等渠道不断充实馆藏数量。目前,馆藏历史、民俗文物3000余件(套),其中匈奴文物、辽契丹文物、昭君题材老牌月份年画等民族文物最具特色。积极做好文物资源“活化”传承,先后推出系列文物专题片、宣传海报,让博物馆的文化、文物资源“走出去”,在传承和发展中彰显独特魅力。

  昭君博物院聚合科技力量,创新“互联网+”“文物+旅游”展示交流形式,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亮点,文物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呼和浩特及昭君出塞沿线城市文化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努力。

  昭君博物院立足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物资源,让收藏的馆内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以艺通心,历史活起来的文艺新表达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以文化立题的昭君博物院,近年来一直大力推进以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助力呼和浩特市精神文化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艺创作,不仅是“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的要求,也是昭君博物院发挥导向性、引领性,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应有使命。昭君出塞的实景演艺,走出了一条文化与城市相互融合、和谐共进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

  近年来,创新开展围绕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创作表演,探索让历史活起来的文艺新表达,为新时代文艺创作带来了深刻启发。《昭君出塞》通过舞剧多元的文艺形式,对历史的跨艺术呈现进行了新的尝试。其在内容上不只是对昭君出塞的简单还原,而是用当代观念和思维,解构昭君出塞背后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形式上,声、光、电所打造的华丽舞美为一幕幕精彩表演赋能,在视听感官上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性需求,让文博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服务大众文化生活的新形态。

  舞蹈诗剧《王昭君》是对《昭君出塞》的舞绘演绎。它以舞蹈艺术的诗性、抒情性描摹昭君出塞的历史与意蕴,同时也借助演员扮演的匈奴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与观众展开跨时空对话,赋予昭君出塞这段历史形态美之上的哲学思考。舞台上,“王昭君”的每一次舞动都成为该舞蹈诗剧创作的经典。在那个瞬间,昭君出塞已不只是简单的一段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世界与文化情怀的实体化展现。

图五 舞蹈诗剧《王昭君》 作者供图

图六 舞蹈诗剧《王昭君》 作者供图

  《昭君出塞》是一部有关昭君题材的大型舞剧,充分体现了昭君文化的深厚底蕴。该剧根据汉代昭君出塞,促进中原与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等事迹而创作的,在回顾两千多年前的昭君和亲历史故事的同时,致敬新时代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篇章。另一部情景史诗剧《王昭君》,分为“昭君故里”“汉宫岁月”“昭君出塞”“团结奋进”等篇章,运用音乐舞蹈、情景表演、声光电等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呼韩邪附汉和昭君出塞的壮美历史画卷,重现昭君出塞的昔日盛况,全面展示了昭君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艺术魅力,给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富有特色的文化盛宴。

  昭君博物院开展的“历史+文艺再创作”形式,为观众奉献出全新的、符合新时代审美的新作品,促成文化艺术价值的多元融合与升华。在审美体验方面,历史里的人物、场景、故事在歌舞戏乐、诗词曲赋中流动起来,映射了古今美学思想;在文化旅游融合方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昭君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昭君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在文化价值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传播力,让观众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重的生命力,以及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自信。

  四、创新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

  昭君博物院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要求,不断推陈出新,发挥文物藏品的教育功能,优化观众服务供给,把民族团结进步与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达出博物馆更具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内涵。

  昭君博物院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逐渐建立起专业的教育团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教育活动,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结合青少年教育特点,坚持“馆校共建”,加强与各级各类学校的联系,将博物馆作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博物馆课堂和社会教育活动。

图七 昭君博物院成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作者供图

图八 昭君博物院“流动博物馆” 作者供图

  昭君博物院先后举办了“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图片展”和“昭君文化宣讲”等别开生面的社会教育和课堂教育活动,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图片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王昭君、昭君出塞的社会历史,汉代中原王朝和匈奴的和亲、经济文化交往交流和民族融合以及呼和浩特地区的多元文化等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的华丽篇章。

  同时,昭君博物院还组织了馆藏文物的宣传和“昭君文化宣讲”活动,让社会各界近距离接触民族文物精品,从而对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有更切身的认知体验。昭君博物院现已成功打造了“昭君文化讲堂”“昭君文化大课堂”和“昭君文化宣讲”等活动品牌,每年持续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流动教育宣传活动,依托内蒙古博物馆联盟和昭君文化旅游联盟,通过“活动联办、品牌联创、平台联建”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昭君博物院植根于厚重的文化沃土,厚垒于草原遗珍,着力打造昭博共享的昭君文化、和亲文化以及草原丝路文化平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昭君博物院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厚重的文化资源、多维度的研究视角,通过一系列的陈列展览,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包苏那嘎   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