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冢考

日期: 2022-09-19 11:59:08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作者:孙利中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 伟大女性。在中国民间百姓的心目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最终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闻名中外的“昭君文化”。昭君的事迹与我国北方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昭君文化也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昭君墓,也称“青冢”,是历代人民缅怀和祭奠昭君的地方。 有趣的是,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曾先后有过十几个传说中的“昭君墓",这就给今人带来了许多疑惑和猜想。

昭君墓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翦伯赞先生1975年访问内蒙古时,参观了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后,就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的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①翦老的这段话,反映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无疑是正确的。但就历史史实来讲,在诸多的昭君墓中,就必然存在着一个真伪的问题。

  近2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呼和浩特昭君墓的知名度愈来愈高,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也日益増多。但是,至今仍有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提出疑问,否认呼和浩特昭君墓的真实性。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内蒙古出现的诸多昭君墓中,肯定有一座是真的。而现存于呼和浩特南郊的汉墓遗址,应该就是汉代王昭君的墓葬。本文就证实该墓真实性的一些相关问题,从几个方面提岀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并求读者指正。

  一、关于昭君逝世及墓葬建成年代的问题

  有关昭君出塞的历史史实,《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及 《后汉书》的〈南匈奴传〉中均有记载。但对于昭君出塞以后生活情况的记载都极为简略,使后人很难全面了解昭君出塞以后的情况。而1899年出土于敦煌千佛洞的唐代《明妃传》却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昭君出塞以后的生活,以及有关她的逝世、葬礼、墓葬等情况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明妃传》大约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以后, 作者不详,书分上下卷,上卷前有阙损,下卷完好。全书以韵文和散文杂间构成。书中记载了昭君逝世的情况,并详细叙述了匈奴族单于为她举行的葬礼活动。文中说:昭君逝世后,“表奏龙庭。敕未至,单于唤丁零塞上卫律,令知葬事。一依蕃法,不取汉仪。棺椁穹庐,更别方圆。千里之内,以伐樵薪,周匝一川, 不案口马。……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好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一百里铺毯程毛毯,踏上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②

  以上所述,虽有夸张和演义的成分,但还是客观地反映了昭君去世后,单于为昭君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和隆重的祭奠仪式。同时也反映了单于和匈奴族人民对昭君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书中还记载了昭君去世后,汉朝孝哀帝曾派遣使臣慰问单于并吊唁昭君的历史史实。文中说:“后至孝哀皇帝,然发使和蕃。遂差汉使杨少微杖节和来吊。金重锦韬缗,入于虏廷,慰问蕃王。”“汉使吊讫,当即使回。行至蕃汉界头,遂见明妃之冢。青冢寂寥,多经岁月。……望其青冢,宣哀帝之命,乃述祭 词。”③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汉孝哀帝时期〈公元前6-1年),汉朝的使臣见到昭君时,她已经是一座“多经岁月",清静寂寞的青冢了。因《明妃传》成书于唐代晚期,所以书中又说:“故知生有地,死有处,可惜明妃,奄从风烛,八百余年,今坟尚在。'‘应该说书中记载的昭君墓是真实可信的,而且也是符合历史史实的。

  据记载:王昭君于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出塞和亲,嫁给北方匈奴族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两年后即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前妻子雕陶莫皋继位, 史称复株累单于。当时,王昭君接受了汉成帝之命,按照匈奴族传统的“收继婚"风俗,再嫁复株累单于,并生育二女。④十年后,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⑤

  尽管史籍中未见到有关昭君卒年的记载,但我们仍可通过正史记载和《明妃传》中叙述的史实,推断出王昭君的逝世年代。《明妃传》中所说为昭君举行葬礼活动的单于,就是当时昭君再嫁的丈夫复株累单于。那么,按照历史年代考证,既然复株累单于曾为昭君举行过盛大的葬礼,可见昭君肯定逝世于复株累单于之前了。因此,可以确认王昭君的逝世以及昭君慕的建造都是在复株累单于逝世以前,即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之前。

  二、史籍关于昭君墓的名称及遗址的记载

  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历史上又被称作“青冢”。青冢即青色的坟墓。考其名称,是因旧时昭君墓一带的土地盐碱遍生、地多白草,而惟独昭君墓上青草覆盖,常年茵绿,形成了绿色之墓,故被文人誉为青冢.根据迄今掌握的史料看,青冢一名最早岀于唐代的诗文作品中。如唐代诗人李白有:“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杜甫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有:“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等著名诗句。⑥

  自唐代以后,青冢一名不仅见于文学作品,各种正史、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如宋代的地理志书《太平寰宇记》中有:“青冢在县(金河县)西北,汉王昭君葬于此,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⑦《辽史》中有:神册元年(公元916年),辽太祖曾“勒石纪功于青冢南”,⑧又“青冢即王昭君墓”的记载。⑨《元史》中载, 祖十四年(公元1219年),元太祖曾“驻军青冢繇”,在东胜渡河收西夏。⑩

  对于青冢的记载,清代较为详实。如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清朝大臣张鹏翩在他的《奉使俄罗斯日记》中,写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见闻时说:“城南负郭有黑河青冢古迹,远望如山,策马观望,高二十丈,阔数十亩,有土屋一间,四壁累砌,藏以瓦瓮,此喇嘛所为也。下有古柳一株眠地,中空如船而枝干上伸,苍茂如虬……冢前石虎双列,白石狮子仅存其一,光莹精工,必中国所制以赐明妃者也。绿琉璃瓦狼籍,似享殿遗址,惜无片碣可考。”⑪

  清代文人钱良择的《出塞纪略》,对于青冢的记载,则更为详实。文中说:“昭君冢近在城南,高阜胃然,望之可见,遂策马往观。……行三十里,至冢前,冢高三十余丈,广径数亩,其南,琉璃碎瓦堆积满地,意旧有祠宇宫殿,惜无碑碣可考.止存石虎石马各一,色黑,一石狮,色纯白,又古幢一,镌蒙古书,竖幡于上。旧传,塞草皆黄,惟昭君冢独青,故名青冢。……冢巅有土人垒土作小方亭,藏画佛及零碎绸布、豆麦于中,以土环堵其四面。冢旁有大柳树一株,塞外所未经见,其根分为二,相去三尺许,去地数尺,复联为一,骨去皮存,若香片然,广径丈余,偃卧数丈,浓荫覆地,苍翠扑人。”⑫

  长期以来,青冢不仅在历代正史、典籍中有记载,而且在地方史志中也多有记载,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屡见不鲜。青冢一名, 成为昭君墓千古流传的美称和代名词。根据史籍的记载考证,历史上被誉为“青冢"的昭君墓,只有现存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一处,而内蒙古地区其他民间传说中的昭君墓都不曾有过这种称呼的记载.由此可见,大量历史文献的记载,不仅证实了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就是汉代的王昭君墓,同时,青冢一名的长期沿用,也足以说明了昭君墓的真实存在和它的悠久的历史。

  三、昭君墓地理位置的考证和确定

  关于昭君墓地理位置的记载,最早仍见于唐代。唐朝大臣、史学家杜佑所著的《通典》第一次记录了昭君墓的地理位置。 《通典》成书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书中记载:单于都护府领金河县,"有……王昭君墓"。⑬书中所说的单于都护府,是唐代著名的六大都护府之一,始建于唐麟德元年〈公元 664年)。⑭治所最初设在呼和浩特市西南的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后迁徙于呼和浩特市区正南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古城。可见,《通典》记载的金河县昭君墓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地理位置吻合。

  唐代的《明妃传》也谈到了昭君墓的地理位置。文中说:“只今葬在黄河北,西南望见受降城。”也就是说,唐代时,人们当时看到的昭君墓是在黄河的北面,离黄河不远。站在昭君墓上往西南望去,就可以看到雄伟的“受降城”。可以肯定,文中所说的 “黄河北、受降城”都在今天的内蒙古境内。但从黄河北看,包括范围太广,难以考定昭君墓的具体位置,而受降城却为我们考证、确定昭君墓的具体位置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据史籍记载,汉代和唐代都曾在今内蒙古地区建造过受降城。其中,汉代一座,唐代三座,共有四座。那么究竟哪一座城是书中所说的那座受降城呢?分析情况如下:

  汉代受降城,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位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⑮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代的受降城离黄河较远,约二百里之遥,而且当地民间从未听说有过昭君墓的传说。从历史上看,汉代虽已有受降城,但远不如唐 代的受降城著名。从时间上考虑,汉代的受降城从建成到唐代的《明妃传》成书时已有900余年的时间,该城早已荒芜,成为历史遗迹。再说,《明妃传》中所涉及的地理名词,均是唐代当时的名称。所以,书中所指的受降城也应该是唐代的受降城才对。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完全可以排除汉代受降城建有昭君墓的可能性。

  唐代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座。据史籍记载,唐代的三座受降城均始建于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宋代的《禹迹图》即标有唐代三座受降城的位置。⑰ 其中,东受降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城北的东沙岗古城内。⑱中受降城,位于包头市南郊原红旗农场的敖陶窑子古城。⑲西受降城,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库伦补隆古城⑳。

  首先,从西受降城的地理位置上看,该城虽建在黄河北岸,但未听说当地有过关于昭君墓的传说,而且在已往的考古调査中,也未发现过有与昭君史实有关的历史遗物或墓葬遗址,故也可排除当地曾建有昭君墓的可能性。

  中受降城,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城位于黄河北岸不远处。在离城数十里处倒是有一座民间传说的“昭君墓”。但从地理方位上看,传说中的昭君墓却是在受降城的西南面,位于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市境内,这与《明妃传》中所说的“西南望见受降城”显然不符,地理位置正好相反。另外经考证,该墓也并非汉代墓葬。因此也就排除了此墓即汉代王昭君墓的可能性。

  东受降城,建于托克托县境内。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城西南面紧靠黄河,东北方向有汉代的昭君墓遗址。昭君墓与东受降城形成东北、西南遥望之势。其直线距离约为100华里。在唐代时,人们如站在高达30余米的昭君墓上,向西南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望去,视线能及的距离可达百里之外。应该说当时雄伟高大的东受降城当在人们的视力范围之内。可见《明妃传》中“西南望见受降城”所说不误,是可信的。此说不仅为我们确定昭君墓的地理位置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献记载,而且它所指明的地理方位也是正确的。故可以确认,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才是真正的汉代王昭君墓。

  四、民间传说中昭君墓的真伪考定

  长期以来,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甚至远到甘肃、新疆地区,当地民间都曾有过昭君墓的传说,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传说中的昭君墓。在内蒙古地区,除了著名的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外,比较有名的昭君墓还有:呼和浩特市东郊的八拜昭君墓、土默特左旗的朱堡昭君墓、包头市南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昭君墓等等。下面就以上每座昭君墓的真实性作一探讨。

  首先来看呼和浩特地区的八拜昭君墓和朱堡昭君墓。虽然,这两座墓的方位都符合《明妃传》中“葬在黄河北”的地理位置。但通过考古工作者的调査证实,这两座民间相传的所谓“昭君墓”并非古代墓葬,而只是两座汉代遗留下来的烽燧遗址,考古人员曾在烽燧上及遗址周围发现过许多汉代的陶片。西汉时期,曾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自汉武帝后,西汉政权曾将大量的军民迁居于此,屯垦戍边。并建造了大量的城市,多达30余座。㉑而且还在部分城池的周边修筑了许多烽燧,为城市防守报警之用。八拜和朱堡昭君墓,就是这些汉代烽燧中的两座。至今,在呼和浩特地区仍可看到许多类似的汉代烽燧遗址。汉代以后,随着城池的兴废,烽燧也时用时废,最终荒芜。以后,有人在废弃的烽燧上修筑神龛或小庙,供奉偶像。久而久之就虚构出了如“苏武墓”、“李陵台”、“昭君墓”、“点将台”、“大仙庙”等等许多神奇的传说。八拜、朱堡的烽燧遗址被称作“昭君墓”,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包头市南的达拉特旗昭君墓,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仍有人以为,它就是真正的昭君墓。考古人员曾对其作过专门调査,根据实地考査证实,达拉特旗的昭君墓并非人工修筑的古代墓葬,而是一座天然的石山。而且在石山上也未发现与墓葬有关的汉代文物。至于现存于山顶(墓顶)的土堆、神龛等均是近代人所为。㉒由此可见,包头市南的达拉特旗昭君墓,既不是古代的墓葬,更不可能是汉代的王昭君墓了。

  那么,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汉代昭君墓呢?对此,内蒙古的文物工作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对该墓作过专题调査和墓体打探工作。并在墓顶发现了汉代的陶器残片。根据考古调査和打探的结果证实,该墓是一座大型的汉代墓葬遗址。墓的形制为覆斗形。墓体高达33米,巍峨雄壮。从底到顶,全部是由人工积土逐层夯筑而成的。至今,仍可清晰地看出当年的夯土层次。该墓不仅与史籍记载的昭君墓地理位置相符合,而且,从墓体的形制和结构特点上看,也具备了古代大封土汉墓的一应特征。该摹因为年代久远,墓体表面现已很难找到汉代文物,仅存清代以来的八通石碑完好.近年来,在维修昭君墓园的过程中,曾先后岀土过碎砖,琉璃瓦等建筑构件,以及祭祀用的泥质小塔等,均可作为昭君墓悠久历史的见证物。

  五、结 语

  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不仅有一座千古闻名的昭君墓,而且至今保存着许多纪念昭君出塞和颂扬民族友好的汉代文物。自上世纪以来,呼和浩特及邻近的包头等地区,曾多次出土过刻有 “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十二字的汉砖和刻有“单于天 降”、“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汉代瓦当。这些汉砖、瓦当,既是古代建筑的遗物,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见证。它们既证实了王昭君与匈奴单于在呼和浩特地区生活的历史史实,也反映了昭君出塞前后汉代的边疆地区曾有过的“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同时,也为呼和浩特昭君墓的历史传说及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综上所述,得出最后的结论,只有呼和浩特市南郊现存的昭君墓遗址,才是符合历史史实和有据可考的汉代昭君墓。

  注 释:

  ①翦伯赞:《内蒙访古》。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伯

  ②③《明妃传》(原作现載于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伯希和2553)。

  ④⑤《汉书·匈奴传》卷九十四。

  ⑥鲁歌、高峰等∶《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

  ⑦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八。

  ⑧《辽史·太祖纪》。

  ⑨《辽史·地理志》。

  ⑩《元史·太祖纪》。

  ⑪王锡棋∶《小方壶斋奥地丛
钞)。

  ⑫钱良择《出塞纪略》。

  ⑬杜佑《通典》卷七十三。

  ⑭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

  ⑮姚桂轩《受降城》《包头文
四.

  ⑯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

  ⑰《禹迹图》(石刻原作现藏于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⑱⑲⑳李遇友;《内蒙古历史
名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㉑孙利中《呼和浩特古代建
城史略及八十七座古城》,《呼和浩特文物》第四辑。

  ㉒郑隆∶《伊盟达拉特旗的昭
君坟》《包头文物资料》第一辑。

  ㉓《汉书·智蚁传》卷九十
四。

  来源: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