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建国:独登五指山

日期: 2023-02-10 12:08:31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1

  农历六七月份,正逢三伏时段。昭君故里兴山前些日刚刚开通了高铁,这是千年大计,万年大事,全县人民无不欢呼雀跃、热血沸腾;老天爷仿佛也肆意释放出内心积攒多年的热情,连日来以超过40℃的高温迎接八方宾客,古夫县城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火盆”。正所谓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一睹昭君故里的芳容,城里的人想出去找寻一片清凉之地。

  原想去榛子小平原,那是兴山人自己的地盘儿,是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已成为全国有名的避暑胜地。一打听方知黄粮界牌垭至榛子清风岭正在如火如荼地扩建乡村振兴大道,路途不太通畅,需要定时放行。看来想去亲吻榛子的风,欣赏恬静的田园风光,只能把这个美好的愿望留到明年了,没想到兴山人自己的地盘儿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作主啊!于是便想到了隔壁屈原故里,前些年师范同学聚会,曾听秭归同学炫耀屈原镇北峰村有座五指山,名气虽比不上海南五指山,但山峰壮美、凉爽宜人,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且从兴山峡口进去路途不远。后来查阅《归州志山水》,上有记载:“五指山,州东北百里,东隶东湖,北隶兴山,五峰排列整齐,高数千仞”。遂在我心里便埋下了跃跃欲试登临山峰的愿望。

  农历七月初二,又是一个周末,清晨便闷热难耐,天气预报预警当天兴山的低山河谷地区最高气温可能超过40℃。妻女尚在熟睡中,头晚征求妻子的意见,说女儿尚幼,受不了长途劳累,她们不随我同行,只是嘱咐我注意安全。原因是我快奔五的人了,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年轻人的街车梦,七拼八凑入手一辆入门级雅马哈,周末心里痒痒,美其名曰追寻诗和远方,动辄一天折腾两三百公里路,曾有朋友戏谑我是老二哈,更让家人担心路途的安全。可终究抵挡不住五指山的诱惑,还是说走就走吧!

2

  车到后河,太阳探出头来,万道金光瞬间洒满小城,一列复兴号动车正从兴山站缓缓出发,驶向川渝大地。我欲与高铁赛跑,一路风驰电掣,任风在耳畔呼呼作响,从最美水上公路过峡口右岸公路,一溜烟到达峡口集镇,不得不慢下来。过峡口大桥右转到港航海事处,突然看到一块封闭施工的牌子横亘在道路中间,心里一凉。赶紧问一名工友去秭归小峡从哪儿走,应答从前面隧道过去云云,没说太清楚。我小心翼翼顺建阳坪方向走,生怕遗漏掉任何一块标牌,走了大概一公里,看到一个右转指向吊儿岩隧道的标牌,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立马右转一会儿进了遂道,其间有两辆矿车呼啸而过,硕大的车轮卷起泥浆毫不留情的喷洒在我的身上,让人战战兢兢,大概两三分钟,钻出隧道,豁然开朗,峡口集镇又出现在眼前,原来转了个小圈儿绕过封闭路段回到了香溪河左岸,心里顿时踏实下来。

  连接香溪河左右岸的琵琶桥已初见雏形,琵琶已经立起来了,仿佛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氤氲在香溪河上,桥面还有一段距离没有合龙,不少工友正在施工,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恰似一曲交响乐。遥想大桥开工之时,我作为单位代表参加了仪式,时任兴山秭归两地的主要领导都作了发言,兴秭两地山水相依、人文相通、情意相连,琵琶桥通车后,可将昭君故里、屈原故里、五指山、大老岭、三峡大坝等景区一线串珠,这真是一座连心桥、发展桥、腾飞桥!

  从小峡到乐平里是一段崎岖的山路,路面破损,临水临崖。途遇几辆车,司机艺高人胆大,弯道不减速,会车、超车随心所欲,几秒钟便一骑绝尘,不见踪影,只留下一路灰尘弥漫开来。大约半小时便到乐平里,峡尽平野阔,高大的乐平里牌坊映入眼帘,一条屈子河静静流淌,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公路两旁、点缀在片片橘园之间。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出生、成长的地方,现在叫屈原村,伫立在这片土地上,心中的崇敬和虔诚油然而生,任何的自私和猥琐都将无所遁形!

  过了屈原村,一路盘旋而上,海拔渐次升高,遥望对面的村庄渐渐地沉到了脚下。翻过一个山脊,一个小平原出现在眼前,田园风光可与榛子媲美,只是面积小很多,绿油油的玉米长势正旺,前些日的干旱与这里并无影响,尺把长的玉米棒子赛过牛角,想必又是一个丰收年。继续向上爬升,已是北峰村的地盘,顺着五指山的标牌指向,间或遇到农户人家,或休闲、或劳作,一派祥和景象!

  大约一小时,到达一个山垭,凉风习习,海拔已达1500米以上。回望座座山头,你分不清哪里是雾,哪里是云,雾气连着云朵环绕着山头,好似爱美的少女精心梳理的刘海;向外侧张望则是万丈深渊,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过了垭口,是一段小下坡,绕过几道弯,便是一棵“迎客松”,顽强而优雅地生长在兀然而起的石柱顶上,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妙龄女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顺着公路绕过一道小湾,一个村庄豁然出现在眼前。成片成片的玉米林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油亮,一幢幢农家小屋掩隐其间;远远望去,公路像一条玉带,从莽莽大山腰间穿过;公路左侧就是五指山峰,前年中指部位曾发生一次坍塌,巨石砸坏了公路护坎,尚未修复。

  3

  村里人家大都开有农家乐,前来观光避暑的游客不算多,三三两两坐在亭院聊天,也有的沿着公路漫步。我遇到一个在路边挖土豆的中年大叔,便和他攀谈起来,他停下手中农活,找个荫凉地儿坐下来,掏出旱烟袋,燃起一卷旱烟,关于五指山的故事和传说就像烟圈儿一样从他口里一串串儿吐出来:

  五指山是武当山的分支,是小武当。从明洪武二年开始,五指山诸峰建有宫、观、庙等建筑。拇指峰巅建有“玉皇观”,观内悬有一口三人合围的巨钟,声震三县。“金顶”有“真武庙”,殿内塑“真武大帝”像,楹联以五指为题:“五内莫相欺,欺己欺人万事假;指头休全算,算来算去一场空”。历史上民间盛行“许愿”和“还愿”,自古有“大愿朝武当,小愿朝五指”之说。相传农历八月三十日为真武诞辰,秭归、兴山、宜昌三地及其他慕名而来的香客上山“还愿”,“小寿”上千人,“大寿”上万人,延续半月之久。

  最神奇的是关于五指山碓窝子的传说。话说在五指山香火旺盛时期,长江清滩每年都有装运大米的船翻沉,翻沉的大米储进了五指山的碓窝子,山顶道士要进餐时便在碓窝子旁念咒取米,溢出的米不多不少刚好供山顶道士吃一餐。老道长去世后,小道士上山,嫌每次念咒取米太麻烦,随即请来石匠凿大碓窝容量,想一次多取些米。没想到凿大石碓后,不管道士怎样念咒语,再无一粒米溢出。

  攀谈间,不知不觉已到中午,阳光很亮,偶有阵阵凉风拂过,并不觉得热。听大叔说上山只要个把小时,便和大叔一起装起土豆,去他家吃午饭,稍作休整、补充体力,准备登山。

  4

  一路小跑越过崩塌区,来到上山路口,立着一个提示牌,上有“心不诚者不准上山、粗言秽语者不准上山”云云。从这儿开始攀登人工垒砌的石头台阶,走过数个之字拐,对于儿时常年在大山里摸爬滚打的我来说,尚不觉得险,不由得暗自得意起来。来到一处山坳处,见到一棵体型较大的红豆杉,生机勃勃,红豆杉是珍稀树种,在这里恣意生长,正所谓神山有神树。红豆杉旁边的岩角下,有些许未燃尽的香烛。原来是因为五指山中指部分垮塌,有些人不敢再上山,就在这里焚香拜谒了。

  越往上攀,前人在崖壁上凿出的台阶时断时续,有好些地方仅仅只容得下脚尖,最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台阶全然消失。只能顺着山顶的方向前行,我手脚并用,先得找到一个放脚的位置,然后或揪住一簇小草、或握紧一棵小树、或抠紧一块石头,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每爬一步都得担心选择的攀登方式是否得当,有好几棵小草不负其重被我连根拔起,我得像阿迪力走钢丝一样迅速调整身体平衡,不然便会跌下深渊,冷汗从我的后背不断渗出,我不禁觉得先前的洋洋得意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攀登了一段距离,喜见一个两平米见方的小坪,苍劲的松树好似站岗一样围了个圈儿,给人以安全感。地上铺满松针,还有零零散散的枯萎的杜鹃花瓣,想必杜鹃盛开时又是另一番美景。一路艰险走来,遇到这样的地儿真得好好珍惜,我紧绷的神经顿时放松下来,席地而坐,看逶迤山岭、朵朵祥云,听阵阵松涛、夏蝉鸣唱,享飘渺薄雾、悠悠凉风,好一个仙境!此刻,五指山上仅我一人,我就是山,山就是我………

  继续沿着山脊迎面而上,感觉额头和鼻尖随时会和岩壁来个亲密接触,不时有突兀的巨石挡住去路,便稍稍迂回从侧面另辟蹊径,一脚踩空就会万劫不复。及至一条山岭,长约十多米,宽不足一尺,左右不得,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是悬崖峭壁,两侧可攀附的树木也格外见少。我已经不敢直立行走了,只能猫腰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在一个小豁口处,我只能将姿势从猫腰变成深蹲,用脚探寻合适的地儿,双眼紧盯前方,饿虎扑食般一跃而起紧紧抓住对面的一棵小树,被蹬的疏松石块,擂石般向山下滚落,让我心有余悸,总算涉险过关。就在这个山岭上,有一块飞来石稳稳当当地屹立了千年,左右各有一棵松树仿佛把她揽入襁褓之中。石上有一些小型植物悠哉悠哉的生长着,不知名的小花正一束一束地精彩绽放,还有光鲜亮丽的蝴蝶在花朵上蹁跹起舞。

  在一个小小的山岰处,有虔诚的人放置了一座小小的真武座像,有一些比先前更多的香烛,主峰坍塌后,绝大多数人止步于此,拜谒完毕就打道回府。座像旁边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碓窝子,它是五指山的标志型实物,也是五指山的地理神器。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印证着岁月的久远和历史的真实。其形状、大小、深浅和平时所见的碓窝并没有不同,只是再没有米溢出,充满神奇的传说似乎也在告诉人们一些道理。

  抬头仰望,中指主峰似乎就在眼前了。我还没有打道回府的想法,于是继续攀登,钻过一片荆棘,有几块坍塌的山石横卧在边坡,猛一抬头,已到了坍塌的中指垭口,飕飕凉风从垭口直向上窜。我在垭口找到一棵小树作倚杖,才敢向外张望,右边山峰形成了一柱擎天的新模样,形似神农架板壁岩的生命之根;左边是一个大切坡,垂直落差300米以上,坡面直达山腰的公路;从垭口中间望过去,是那片安静的村庄,偶有鸡鸣狗叫声传来。

  我顺着切坡的边缘继续向上攀爬,十多米的样子终于到达了1800米的山顶。有两块体型相似的大石头安卧山顶,任凭风吹雨打、沧海桑田而岿然不动,像极了一对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夫妻,就叫他们“夫妻石”吧。向主峰左侧走五六步,有一小块较平缓的地儿,坍塌之前可能稍大一点,似乎还有先前建筑的遗迹。主峰最顶端是一棵不知名的小树,大概两米出头的高度,胸径也就三四厘米,身材比较瘦弱,但是毫不影响它傲然挺立在最高峰,像一面旗帜,宣示着自己才是这座山峰的最高点!主峰的外立面历经坍塌,似刀削一般,没有一棵植物。我尝试几次竟然不敢和那棵小树一样傲然站立,只能匍匐在峰顶,把头探出去感受坡面的陡峭险峻、威风凛凛,还担心此刻若再发生一次坍塌,我将是粉身碎骨啊!我顿生惭愧,堂堂男儿竟不如那棵小树,这哪算真正的登顶呢!转念一想,在大自然面前,人本渺小,留有遗憾才是生活的常态,遂坦然。

  5

  不能多做停留,饱览风光后下山。下山不比上山易,好歹有了上山的经历,一路有惊无险。时间已不早,我骑上“小铁驴”,顺着大老岭的绿荫“隧道”逶迤穿行,过野竹池、高家坪、南对河汇入主路回到古夫。 

  一路上,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绝世美景;也感叹世事变化无常,五指山曾经的繁华已是云烟,只留下一些故事和传说,曾经直插云霄的中指坍塌令人惋惜,同时也孕育出新的风景;五指山上万物和谐共生、自得其乐。惟有变化才是自然界万古不变的规律,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是谓独登五指山的感悟!

  作者简介:王建国,兴山平水人。早年在古井坪小学、平水小学、平水中学教书,后在古夫镇政府、县审计局、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工作,现供职于县人社局。喜爱文字和书法,偏好旅游和摄影,诸爱好皆自娱自乐,难登大雅之堂。不惑又有五,人生下半场,不废时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