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吴剑华:宜昌行

日期: 2024-05-31 16:40:52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一

  前往宜昌前,对它的认识,仅限于三峡大坝。我知道,那里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以及三十多年前,为了这项超级工程而进行的百万大移民。等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感受到它的美丽和辽阔,多情和温柔,热情与赤诚。

  此次能有机会到宜昌,是因为兴山籍将军谭光荣,以及中山文友向坤山的努力。在他们支持下,中山作协兴山创作基地挂牌,将文学的火苗在昭君故里点燃。

  飞机在宜昌机场降落时,荆楚大地上阳光明媚,这有点出乎我们的预料。在这个时节,这样的好天气,似乎与岭南更搭,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在我们的想象中暮霭沉沉的荆楚之地,居然没有寒意,也无落雪,好一派叶黄草枯的南方深冬景象。多年生活在岭南,见惯了冬天的阳光明媚,短袖薄衫,似乎已经忘记岭南以北深冬的模样,此次,能有机会亲身感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有大江大河的地方,自然能孕育钟灵毓秀的城市,有高山深谷的地方,也能让城市更加错落有致,韵味无穷。宜昌两者皆有,这让它有了别样的风韵。当天在宜昌逗留的时间虽短,却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且不说它干净而整洁的道路,也不必说它清新的空气,单是那明媚的阳光和辽阔而蔚蓝的天空,就与我的故乡有几分相似。我的故乡在南高原,有阳光的时节,天空永远似这般辽远而蔚蓝。

  短暂逗留后,我们前往兴山,这才是我们此行最为重要的目的地,从宜昌市区到兴山一百多公里。起初,汽车行驶在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区,窗外,群山上的落叶树和枯黄的衰草,无不展现着冬天的萧索。与北方的冬天不同,南方的冬天,虽然特征也明显,可仍有许多随处可见的绿色。山腰上,河流边,道路旁,这些来自树木或草丛的绿色徜徉在冬日的阳光里,揉进我们的目光中,为这萧索平添了几分柔情和蜜意,让冬天变得不再寒冷。车越往深处走,山的起伏就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高,简直可以用雄伟来形容。汽车穿梭在两山之间,穿梭在破山而过的隧道中,我们知道,这是由丘陵地区进入山区了。当我们感慨景色秀美,山川壮丽时,坤山兄说,当初道路不通时,那些怀揣梦想的人,譬如少年时的谭将军们,当年想逃离这漫漫群山,是何其艰难啊。他这感慨不无道理,我们同行的一帮人,大多是从农村,甚至是山区走出去的,这种体验我们都有。

  进入兴山的地界时,一条大河铺展在眼前,这就是香溪河——长江的支流。河面宽阔,水流湍急,在两山间流淌,这或许就是长江支流该有的磅礴气势吧。河流两旁的山地上,种着许多橘子树,漫山遍野的,是本地人的主要经济作物。正是橘子成熟的时节,黄色的橘子挂在绿色的橘树上,画面就有了质感,一幅活脱脱的油画,尤其是这油画铺陈在漫山遍野间,就显出了壮丽,显出了辽远,让这土地上生出了丰收的喜悦。我喜欢树型优美的树,尤其是像橘子树、柚子树等能挂果的树木,果子成熟的季节,错落有致、色彩分明,还孕育着希望。

  在香溪河旁,一座繁华的城镇出现在眼前。据了解,这是兴山的老县城,如今的昭君镇。当年三峡工程建造时,水位不断抬升,老县城无法承载县域政治中心的诸多功能,也容纳不了太多人口,几经权衡,最终搬离此地,此地从此变成了兴山的一个城镇。了解此情况后,我不由肃然起敬:为了这项超级工程,太多的人牺牲了太多,他们离开故土,背井离乡,到新的地方谋生,把对故土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头,只能无数次在异乡怅望。

  二

  来兴山之前,我对此地是陌生的,甚至连它是昭君的故乡都不清楚。我们只知道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只知道她为了汉匈和平,远嫁匈奴,为汉王朝和匈奴带来数十年的和平,造福子孙,泽被后世,并不知道她的故乡在兴山。甚至,我还曾一度以为昭君的家乡在江南,这也难怪,江南自古繁华,美女如云,将昭君误认为出自江南,这应当会是许多人头脑中的谬误。

  据同行的谭将军介绍,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唯一有家乡可考的历史人物,其他的三大美女,均无从考据。他还强调,与其他三大美女相比,昭君的胸襟和地位明显要高出不少,为何?其他三人均是帝王将相的宠姬爱妾,只有昭君,因为她的付出,给汉朝和匈奴人民带来了和平,她的铁肩上担着道义,她的身上系着国运。细细品咂,确实有理。由此,去昭君故里拜谒就显得必要且紧迫。

  沿着香溪河一路蜿蜒而下,前往昭君村的道路两旁,群峰耸立,河水潺潺,山脚下淌水,水绕山而流,雄壮与温柔完美结合,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秀美。我想,正是这样的结合,才能诞生昭君这样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侠义与肝胆相照的奇女子吧。此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涌现在我脑海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我没法考证当年杜甫是否真的到过昭君故里,是否真的在这个村庄驻足过,还是在长江或是香溪河中的某叶孤舟上,怅望过这座村庄。在某个无眠的深夜,看着满目疮痍的河山,心中思绪难平,悲愤涌起,历史、现实、抱负、落拓等各种情绪相互交织,让他的胸中沟壑万千,情感的洪水恣意汪洋。于是,在孤舟里,或者是在江岸的鸡毛野店,一壶浊酒,几个小菜,览今思古,写下这首名作。虽然我无从考证杜甫当年是否到过昭君村,可我却能从他的诗中读出无奈、读出不甘,甚至读出幽怨,这一切情绪,都随着香溪河的流水,在上千年的时间中,逝去了。一帮自诩文人的我们,除了凭吊昭君富于献身的精神外,还有千年前大诗人杜甫的这份遗憾和怨恨,愤懑和不甘。

  昭君村在半山腰上,前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丰茂,山明水秀,好一派迷人的景象。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幢幢汉代造型的建筑掩映在密叶浓荫中,小家碧玉般温婉,少女含羞般楚楚,这建筑契合了昭君的身份,以及她生活的时代。她原本也是小家碧玉,原本也楚楚可怜,原本也是邻家的女子,她本该如邻家女子一般,在香溪河里浣纱,在宝坪村嬉戏打闹。未出阁前,当好自家的小家碧玉,出阁后,相夫教子,做一个平凡的民妇,织布、浣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女子,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站在昭君宅前,我这样想,这样的生活未尝不好。尤其到了不惑之年,觉得想过这样的生活,其实都是一种奢侈,在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想求得身心的一片安宁,实在是一件奢侈难得的事情。

  可昭君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她小小年纪到了汉宫,做了宫女。古代的交通不似今天这般便利,从湖北到陕西,从兴山到长安,仍隔着万水千山,要跨越这地理上的不便,尤其在这山大沟深的地方,着实不利。可她走出了南郡,走到了汉宫,到了帝国的中心,成为一名宫女,不知是服侍皇帝还是其嫔妃的饮食起居。总之,在众多的宫女中,尽管她容貌出众,但在习惯接受贿赂的宫廷画师毛延寿的笔下,她被画成泯然众人的普通宫女(看来这种事古今不绝),当然,这有演绎的成分,谁让她是历史名人,且是历史上的美人呢,既然是名人,且是有名的美人,那被后人附会上众多传奇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事情到此就结束,那昭君在历史上也不会留下哪怕一丝痕迹,类似命运的人太多了,在历史的云烟中,他们渺小得像一粒尘埃。可事情却并没有结束,国运与人运相系,人命与国命相牵,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其实与大环境都息息相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 ,并改元为竟宁。

  传奇故事当然也不会结束,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在临行前召见王昭君,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可木已成舟,不可失信于藩属,只得让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并将弄虚作假、收受贿赂的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为此,还给后世留下个“画工弃市”的成语。

  这些故事当然都是文人们发挥才情和想象力编出来的,正史中并无记载。无论是昭君,还是画工们的结局,也都符合中国老百姓的认知和情感需要,这也是这故事能够一直流传的原因。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昭君高洁的品格。

  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两千多年后,家乡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她。在她出生的村庄,兴建了昭君宅、纪念馆、长廊碑林、汉白玉昭君塑像等,凭吊这位以国事为重、富于献身精神、美丽而坚韧的奇女子。在国内,旅游区的规划都大同小异,可与其他地方相比,昭君纪念馆还是显出它的别韵来:特别在它的环境清幽,特别在这方小小的庭院式的纪念馆。纪念馆拾级而上,两旁绿意盎然,树木枝繁叶茂,及至入门处,可见一尊汉白玉雕刻的昭君像亭亭玉立,矗立在幽静的纪念馆前,透过窄窄的石门,俨然一幅水墨画铺展在眼前。

  同行的开保主任原是兴山的地方官,昭君纪念馆正是在他主政时期大规模建设的。既是对昭君这位奇女子的致敬,更是对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建设的谋划。他详细介绍了这尊汉白玉雕像落成的情况,据其介绍,当时雕像落成时,万人空巷,虽然只是一尊雕像,大家还是争相一睹芳容。在纪念馆中的历史照片的展览上,我们也见到了那一盛况空前的时刻。雕像是典型的东方人的审美,贤惠大气、温文尔雅,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既不张扬,也不矜持,处处透着大方和自信,展现着昭君的美丽与端庄。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谁也没有见过,后人把他们心中最美的形象赋予在她身上。作为一个肩负着和平使命的历史人物,人们更愿意将她心灵与精神上的美丽展现在她的形象上,让她成为千年以来美的化身,这也是她为什么能成为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缘故吧。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村里的楠木井、娘娘井、梳妆台、望月楼等遗迹,这些遗迹无不体现着家乡人民对这位奇女子的敬仰和尊重。昭君宅的设计,在外观上秉承了汉代的风格,进入屋内,却透着浓浓的荆楚之风。看来,设计师是将古代与现代完美融合,将地域风格藏于设计建筑中。最典型的便是厨房,火塘上方挂满了腊肉,还有一口煮菜的吊锅,基本上还原了楚地山区乡民的生活场景。看来这场景似乎也是千年不变,让人过目难忘。

  昭君村可看的地方自然还有很多,譬如,历代歌咏昭君的诗词曲赋,众多书法大家的作品,还有许多画家创作的关于昭君出塞、昭君在塞外生活的美术作品等,以及众多的雕塑作品等。这些艺术形式的呈现,体现了后人们对这位女子的敬仰,对她为汉匈人民和平牺牲自己的讴歌。

  兴山除了昭君故里这张名片,自然还有许多响当当的名片。譬如,龙泉寺、白马山、虎头山、安乐寺等等,但都没有昭君故里这张名片响亮,于是,兴山真是把这品牌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在县城,随处可见以昭君命名的各种招牌,还有各种以昭君命名的食品、纪念品等。就连酒店中,挂的都是各种有关昭君的书画作品。俗话说,细节处最见品质。通过一个个细节,我们能感受到,兴山把昭君牌打到了极致。

  在兴山逗留的时间不长,当然也算不得短,前后两天时间。除了昭君故里,还途经一个叫做高桥的乡镇。这乡镇与南方大山深处的任何一个乡镇都没有区别,在冬日的暖阳下,小麦和蔬菜都在拔节生长,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在那里用过午餐后,参观了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刚看到这个名字时,我和马拉探讨,这是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才弄清楚,所谓“巴兴归”,其实是巴东、兴山、秭归等三个临近县的简称。这纪念馆,陈设、内容和其他地方的纪念馆差不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巴兴归地区牺牲的烈士姓名,密密麻麻地雕刻在一座墙上。看到此,我的眼泪下来了,后人们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为了崇高的信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深山中,他们的一生在这密密麻麻的一面墙山呈现,后人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三

  离开兴山,前往秭归。

  先前对秭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它是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此次在秭归,闻听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得知了“秭归”这个优美地名的由来,让我百感交集。刚听到这个故事时,我的眼睛开始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它直击我心灵深处,让我不得不在本文中再次进行讲述(尽管许多地方可以搜到该故事的版本)。

  相传屈原有一个妹妹叫屈幺姑,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回家乡后,屈原的妹妹天天登上家乡的山顶呼喊:“我哥回——我哥回——”。传说屈原的妹妹死后变成一只鸟儿,鸟儿的叫喊声仍是“我哥回——”。人们于是把这种鸟儿叫子规鸟,把屈原的家乡叫“子规”,以纪念屈原和屈幺姑的兄妹情深。后来,“子规”就慢慢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这故事充满了兄妹间的深情厚谊,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这说明,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亲情都是一脉相传的)。我也有个妹妹,我们兄妹间的感情也不错,遇到大事小情也都会商量,对这段故事就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我能想象那样的场景:屈原在汨罗江投江后,感情笃厚的妹妹听到这个消息,是何等的伤心欲绝——想起来了,我似乎见过这个场景,我爷爷和他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奶奶,他们同样感情深厚,姑奶奶嫁到隔壁村后,兄妹之间经常走动。上世纪八十年代,爷爷不幸触电身亡,葬在村中的坟地里,每次姑奶奶从邻村到回来,都要去哥哥的坟茔上痛哭一场,把生活中的委屈向哥哥倾诉一番,当然,也会把生活中微弱的亮光告诉他。我想,她诉说得更多的还是委屈吧,试想一下,一个农村妇女,拉扯着恁多的孩子,日子过得艰难,能有多少亮光呢?她不过就是找深埋地下的亲人,吐吐心中的苦水,道道人生的不易,说说生活的艰辛。在爷爷的坟茔前,姑奶奶哭出的第一声,往往是“我的哥啊”,与屈幺姑的“我哥回”,都是发自心底的呐喊,来自心灵深处的对亲人的呼唤。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他见识如此高远,抱负如此宏大,文采如此飞扬,他的妹妹想必也不是等闲之辈,屈幺姑关注的问题必然不会像我的姑奶奶—一个农村妇女所关注的问题那么肤浅,那么现实,那么柴米油盐,那么庸俗低微。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亲人的感情,无论是屈幺姑的“我哥回”,还是我姑奶奶的“我的哥啊”,这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情感同时撞击在我的胸膛,让我的眼睛瞬间像决堤的闸门,让泪水在两千年的历史烟云中徘徊。

  这种感受,大约七八年前也有过一次,那时,我的小家庭出现些变故,我心情低落,独自一人前往贵州旅游。到了兴义泥氹的何应钦故居参观时,当我看到何应钦的妹妹给哥哥写的家书,落款中“幺妹”两个字时,我也触景生情,流下了眼泪。这是一种亲情的力量,无论是数千年前的屈幺姑,还是百年前何应钦的幺妹,还是二十多年前我的姑奶奶,中国人深藏内心的血脉亲情割舍不断,是维系和鼓舞着我们前进的动力。

  说得有些远了,不过也都是有感而发。言归正传,大学时,我曾写过诗,还出版过一本诗集。参加工作后,我也写过一段时间的诗,尽管再没出诗集,可仍自诩为曾做过诗人。对诗人来说,屈原都是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在屈原之前,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是《诗经》,那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今天,我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文人的独立创作,是从屈原开始的,是从《离骚》开始的,屈原被奉为中华诗祖,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一个写诗的人,到秭归,无异于一次朝拜之旅。

  车子在秭归大地上穿行的时候,夜幕已慢慢降临,我们沿着西陵峡两岸行走,车子缓缓向上绕行,从山脚向着山腰,再攀向山顶。绕行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山势的险峻,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山,由于长江的缘故,水汽蒸腾起来,云雾缭绕在山间,宛若仙境。尽管天色灰暗,可从山腰上,依稀能看到山脚奔腾的长江,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浩浩荡荡地奔涌着。横跨长江两岸的大桥气贯长虹,让我们能轻松跨越天堑。山间透出黄绿相间的果树,不用说,那就是橘子树了。当你真正身处这片土地时,你才会发现,这里漫山遍野的橘子,不仅装点着这块土地,还给当地的果农带来不菲收入,助力他们脱贫致富。也是在此时,我才明白,当年屈原,为什么会写出《橘颂》,现再摘录于此,既怀念屈原,也怀念那满山的青黄佳果。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后来,有机会与秭归县的地方官顾鹏飞书记用餐交流,方才得知,秭归脐橙名扬海内外,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一年四季皆有优质鲜橙行销海内外。在去秭归前,我单知道赣南脐橙,到了秭归,我才发现,这儿的脐橙不仅品种全,而且品质佳,四季皆有,老少咸宜,名不虚传。返回广东后,我特地网购一箱品尝,名曰“九月红”,果然美味,清甜中微微泛酸,可谓酸甜可口,清新宜人,口感极佳。

  我们一帮所谓的文人,到了秭归,最重要的日程当然是拜谒屈原祠,当地安排得周详,住宿地在县城中心位置,离屈原祠不远。车过闹市不一会儿,看见一片开阔的水域,目的地就到了。这片水域是三峡大坝库区,水域开阔,浩浩渺渺,宛若一个大湖,水波不兴、风起微澜,景色秀丽,虽无阳光,却也能见到粼粼波光。屈原祠占据凤凰山,面对这片开阔的水域,环境清幽而雅致,地势平整而铺展,好一派极目楚天舒的景致。在山区,能有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实属不易,他们把最高的礼遇给了这位心忧天下的伟大诗人,这足以明证,家乡人民对屈原的敬仰和厚爱,当然,屈原也完全配得上这份荣耀。

  关于屈原祠的沿革、建筑、形制、风物等,我不想过多介绍,网络如此发达,上网一搜,比我介绍得可要详尽千百倍。对屈原的作品,我更不敢多加评判,研究屈原和楚辞的书籍和论文汗牛充栋。我上大学时,我们文学院的院长赵逵夫先生就是著名的楚辞专家,他的《屈原和他的时代》,是我校每位文科学子的必读书目。在参观屈原祠的整个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是对屈原的祭拜仪式。

  屈原祠的正殿中,是屈原的青铜雕像。雕像精瘦矍铄,微微颔首,面容凝重,衣袂飘飘,似乎在低头沉思,也似乎在沉痛悼念(应该是悼念楚国的衰亡吧),与我们从他的诗词中读出的忧国忧民的形象吻合,这形象大抵是符合国人们心中对屈原的人设。可屈原的家乡人民并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屈原是忧国忧民,可他并不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更不迂腐,在家乡人心目中,屈原是潇洒英俊、阳光俊朗的模样。记得到达秭归的当天晚上,与秭归的领导共进晚餐,她对我们同行的书画家说有个请求,她说这话时,我们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她的请求是什么?她的关子卖得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我们这般严肃模样,女领导笑了笑说,请求我们的书画家们,多画一些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屈原形象,不要总是画眉头紧缩、苦大仇深的屈原。闻听此言,我们都笑了起来。这可以看出,他在家乡人民的心目中,屈原就是貌胜潘安、才高八斗的美男子形象。

  面对着屈原的雕像,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内心是震颤的。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战乱、疾病等让无数人苟活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从称孤道寡的国王,到锦衣玉食的贵族士大夫,如果不是人家打到家门口,有谁会想到抵抗?更别说开疆拓土,更别说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上下求索了。屈原是一股清流,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个特例,是“哀民生之多艰”的政治家,是上下求索的浪漫诗人。他虽身居高位,而眼睛却一直向下,正是这高贵的品质,才让我们铭记了他两千多年。

  拜谒的仪式虽然短暂,但却隆重。在谭将军的带领下,大家脱帽向屈原像三鞠躬。鞠躬毕,谭将军代表大家向屈原像进献兰花。我们都知道,屈原酷爱香草美人,兰花是他的挚爱,以此聊表后人们的敬意。当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用秭归方言念诵起《祝文》,一声声呼唤“三闾大夫,三闾大夫的”时候,我们的心不禁微微震颤起来,瞬间有了魂魄穿越的感觉。在这一刹那,我们与屈原的情感、抱负、无奈、苦楚,与他的一切交融起来;与屈幺姑的“我哥回”交融起来;与屈原故里的千座山、万条水交融起来;与屈原祠前浩渺的水波,高远的天空、飘香的橘林交融起来;甚至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汨罗江交融起来;与两年多年前屈原发出的“长太息以掩涕兮”交融起来......这一声声来自家乡的呼唤,穿越了岁月,穿越了山河,撞击在我们的胸口。

  从屈原祠出来后,我的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声声用秭归方言喊出的三闾大夫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四

  近年来,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历史名人给其出生或者生活过的土地到底会注入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此次在宜昌、兴山和秭归,我好像悟出点什么了。这些历史名人,出生和成长在这样的地方,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条件:这些地方的山水和人文滋养了他们,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品格;功成名就后的他们,后来也给这些地方注入了自己的灵魂,给后人们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既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也是常识性的东西,这短短万儿八千字的文章肯定无法细细探讨,但我们仍可以从一些细节中窥视出端倪。譬如,为什么宜昌这样一座内地城市,从古至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何以能诞生如此众多的名人?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文化品格?别的先不说,单看文学艺术领域,就达到了许多地方无法企及的高度,难道仅仅是因为它拥有大江大河?仅仅是因为它拥有高山深谷?难道仅仅是因为它孕育了屈原和王昭君?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还是从几个细节处来看看吧。

  离开秭归,我们前往宜昌,跟宜昌作协进行交流,按照日程,交流完毕后就将打道回府。跟宜昌作协的交流,让我们开了眼界,感触良多。

  交流在“长江艺术小镇”举办,该项目是宜昌市2023 年重点打造的长江文化地标项目,由创意创作中心和文学艺术馆组成,内部设有全国文化名家工作室、文艺创作创意功能室、宜昌文学艺术馆、文艺展演展示厅、小剧场和学术交流中心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学艺术馆。该馆将宜昌籍作家的作品、获奖等情况专门进行陈列,看着整齐排列的类似图书馆般的展厅,同行人员无不感慨万千。从古至今,这里人才济济、文脉绵延不绝,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滋养着这一方水土,还辐射到更广阔的地方,润泽着更多的人。

  除了这个本土作家作品展厅外,让我们感动的是宜昌文联对作家们的关爱和呵护。座谈时,据文联的周主席介绍,宜昌文学获得了除茅盾文学奖外的几乎所有文学大奖,这在地级市里并不多见,充分体现了宜昌文学的实力。据了解,宜昌文联为作协专门申请了一个编制,这在全国的地级市作协中也不多见。众所周知,地市一级的作协,多为“三无”组织,能得到人、财、物保障的极少。从这点看,宜昌的作家们是幸福的。最让我们感慨的,还是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只要是有才华的写作者,他们都尽量为其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给其发挥才华提供平台。周主席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几位作家诗人,他们都是在宜昌作协惜才爱才的氛围中成长起来,并且在近年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创作势头,逐渐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力。更令人感动的是,对这些有创作实力的作家,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周主席以及市文联积极向上级争取,尽可能以人才引进的形式,让他们进入到体制内,安心创作,这是让无数有才华的写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长期在基层工作和生活,我见过不少有才华的写作者,可是,在文学日益式微的大背景下,写作并不能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靠写作养活自己,也就成了天方夜谭,很多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放弃,最终只能将文学梦深埋心中,甚至成为一生的遗憾。

  同样作为地级市,我所生活的这座沿海城市,在文学艺术方面,与内地城市宜昌相比,差距并不小。要建设文化名城,第一要务是人,最关键的资源也是人,必须把人放在首要位置,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文化名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点肤浅的思考,抛砖引玉,留待决策者思考和决策。

  宜昌之行到此结束了,飞机穿过云层,带我们回岭南。在宜昌,所见所感颇多,我看到了与我出生的云贵高原不同的风物;与我求学的西北大地迥异的人情;与我生活和工作的岭南互异的文化。这片土地上,可看可写的东西还有很多,譬如,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以及为了这项伟大工程而搬离故土的上百万移民,他们的背后,是融入异乡的艰难过程,是求生存的艰辛探索;再譬如,那些漫山遍野的橘子和它背后辛勤的橘农,或者千百万奔赴各地谋生的人们,以及他们所演绎出的悲欢离合。可是,鉴于笔力和智识等有限,只能留给他人书写。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我们将带着这些思考,在这人世间漫游,希望它给我们的东西,能让我们勇敢一点,开阔一点,坚定一点,然后带着我们,走得更远一点。

作者:吴剑华,现居广东中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香山文学》小说编辑。在《作品》《石林》《诗探索》《宝安文学》等刊物发表近百万字作品。出版有《西风吹过长河雪》《女人河》《到老挝去》《旅途》《未知的旅行》等作品,获首届“崖口文学奖 . 小说新锐奖”,第五届“香山文学奖”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