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现代昭君”变身记:“我们的生活比草莓还火红”

日期: 2025-01-13 09:04:47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日前,新老318国道穿境而过的枝江市董市镇,迎来了新年第一茬的草莓成熟季。

  两条4公里的国道线边,近百个精美售卖亭挤满了尝鲜、抢购的人群。沿路的临时停车场,大都是来体验田园采摘的游客。一篮篮火红的草莓与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交相辉映。

  董市是宜昌规模较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石匠店、五岭、曹店、福星、周湖等5个村连片种植基地达1000余亩。

  姚萨仁高娃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来到宜昌后,与董市镇石匠店村的尹桂林结为夫妻 ,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2008年,姚萨仁高娃与丈夫在石匠店村开始了创业。夫妻俩一边打理“草莓农庄”农家乐餐馆,一边改进草莓种植方式,并带动7个农户走上了草莓种植之路。

  传统种植被设施农业导入的水肥一体化、双层滴灌、生物菌肥、自动控温等颠覆,董市草莓在现代化种植中声名鹊起。四季采摘的亩产量达到了3000斤,精品果价格也由最初的每斤10元攀升到40元。

  如今,姚萨仁高娃不仅有着“现代昭君”的美誉,还多了“草莓姑娘”的头衔。她家种有15亩草莓,年收入逾150万元。开办的“草莓农庄”农家乐,年营收超过300万元。这两年,她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在“草莓农庄”附近,姚萨仁高娃种了一些石榴树。进店消费的客人,可以免费品尝石榴和草莓。姚萨仁高娃说,这是对支持创业的枝江市“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的一种感恩和铭记,也希望大家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风雨同舟。

  曾经外出打工的胡思兵,目睹姚萨仁高娃的经历后,毅然携妻回到董市镇福星村种起了草莓。短短6年,他的草莓基地已达4亩。在董市镇,从事草莓种植的农户有近300名。

  为支持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董市镇每年支持市场主体举办“草莓节”“甜瓜节”“村BA”等活动20多场次,农文旅深度融合带来的人气,为草莓、甜瓜、瓜蒌、柑橘等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全镇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3万元。

  “花儿艳、果儿甜,我们的日子比蜜更香甜;草莓红、客爆棚,我们的生活比草莓还火红。”姚萨仁高娃道出的是“中部百强”董市镇群众在新时代的心声。

  三峡日报记者 张明文 通讯员 张熊鑫 陈黄奎